📌動作能力與手眼協調
📌空間推理
📌認知彈性
📌語言發展與社交能力
📌數能力
📌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
提升兒童使用筆的視覺動作能力、觸覺辨識及空間概念
觸覺回饋可以提供兒童了解物品的特性,協助精細動作
操作的品質,例如不同的筆、不同材質的紙,就必須用
同的力道去書寫。
增加兒童虎口穩定及指尖操作。
指尖操作可以依物品大小、形狀,决定手掌準確抓握的力
通常兒童慣用手已經比較確定後,必須開始建立其慣用手與輔助手之分工角色,並促進掌內位移的操作能力。
「位移操作」是由指尖將物品送掌中,或手掌推到指尖動作,例如放在手掌中的錢幣,
你能直接將錢幣移動到手指並投入販機中,或是小手手韦珠珠,也是一個很好訓練的小互動喔!
想要協助兒童確認慣用手,並進一步的讓慣用手能一致性的使用,增進兩側整合。
怎樣的活動能讓兒童的左右手一起使用?
可以透過晾衣夾的夾子來訓練手的發展,寫字時孩子左手會扶著紙,穩定紙張右手才能寫得好
#親子快樂宅食光
✍️豆豆畫-訓練小肌肉的遊戲
🥬蔬果大餐-增進認知能力的遊戲
🍊撈橘子-發展大肌肉的遊戲
🌽爆米花-發展大肌肉的遊戲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但你知道嗎?玩積木的方式也會隨著年紀有所變化,所以看似單純在哨咬、蹂木的寶寶,
其實也是依循他們的發展階段在「遊戲」唷 :)
是我們在接受外界的感覺訊息之後,經過大腦的處理,會做出一個適當反應的過程。
當任何一個整合感覺有問題,處理外界訊息能力不好時,就會影響孩子對環境的適應以及日常生活參與的程度!
聽覺👂
嗅覺👃
味覺😋
觸覺👏
前庭覺🏃
本體覺🧠
前庭覺與平衡能力有關,是所有感覺統合中,最早發展的感覺能力!
在媽媽子宮時的搖動、晃動就已在刺激前庭的功能!
身體是直立還是歪斜的,可幫助維持身體平衡。
本體覺是讓我們即使不用視覺的輔助也能察覺身體部位在哪、
在做什麼動作、出了多少力,像是幼兒吃飯、喝水時
會把食物放到嘴巴附近,不會放到眼睛附近、或是在模仿動作時,
可以直接調整姿勢,不用再確認自己的手腳位置在哪!
文章連結 🔗
文章來源|嬰兒母親、holiway